【經濟日報/記者葉家瑋/台北報導】
印度央行日前宣布,限制貿易機構透過延期付款計劃進口黃金,希望遏制黃金投機並降低經常項目赤字。
由於印度為黃金進口大國,市場認為,短線黃金價格走勢恐受此消息產生波動。
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,印度占全球黃金消費需求約28%,是全球主要的黃金淨進口國之一,此措施生效預期將對印度黃金進口量造成影響,黃金短線可能延續震盪整理走勢。
胡志豪表示,目前全球的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仍穩定,甚至不少大型經濟體CPI年增率呈現下滑,因此市場出現通膨的可能性降低、加上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較過去幾年減弱,黃金不易重回上升趨勢。
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,根據世界黃金協會預估,印度今年第2季黃金進口量將比去年同期成長200%,因此,推測印度央行限制貿易機構進口黃金,主要是希望透過一些措施來緩和黃金進口量。
至於該措施將如何影響金價表現,方立寬認為,短線看來影響金價程度並不大,近期黃金價格在每盎司1,400美元附近反覆震盪,市場多空看法仍分歧,儘管短線黃金價格可能再下跌,但預估將是末跌段,而且機率不高,主要是此波金價下跌已逼近金融海嘯時期的跌幅,再者,黃金需求旺季將至,將支持金價自低檔回漲。
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‧葛瑞森則認為,就目前的經濟情勢來看,金價並沒有走強的優勢,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,中國景氣回'檔壓力不大,全球經濟向上趨勢明確,今年金價要大幅走升、再創新高的條件相當有限。短線上,金價反而易受消息面影響而波動大增,要待通膨明顯上揚時,金價才較有機會重展多頭行情。
‧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,純屬研究性質,僅作參考,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,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,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,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、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。
我要回應
上一篇
全文網址: udn基金 - 基金趨勢 - 能源、黃金貴金屬 - 印度設限 金價短線震盪 http://money.udn.com/mag/fund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339&f_SUB_ID=3054&f_ART_ID=291432&ch=rss_fund#ixzz2VPuGzqsz
Power By udn.com
http://money.udn.com/mag/fund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339&f_SUB_ID=3054&f_ART_ID=291432&ch=rss_fund
黃金價格「六大皆空」? 末日博士預言跌到1000美元
相關關鍵字 > 理財 , 黃金價格 , 金價 , 黃金價 , 末日博士 , 魯比尼
好房News記者王震濂/臺北報導
近來黃金價格就如同天氣一般陰晴難定!一下子漲一下跌,之前消息直說中國大媽狂掃就是臺灣大嬸跟進,黃金價格卻沒有隨之回檔,讓有「末日博士」封號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,特地條列出6點黃金價格泡沫破裂的因素,簡單的說他認為將在後年來到每盎司 1000 美元低點。
魯比尼於財經網站《Project Syndicate》撰文指出,金價從 2009 年初的每盎司 800 美元飆升至 2011 年的 1900 美元,「具備了泡沫的所有特色」。如今,金價也「如同所有脫離供需基本面的資產價格」,漲勢泡沫正在瓦解,他並列出 6 大理由說明論點。
1.金價通常在全球經濟出現重大經濟、金融及地緣政治危險時走揚。
2.黃金價格在高通貨膨脹風險出現時表現最好,因它是廣受歡迎的保值資產。
3.黃金不像其他資產,無法生產出任何收入。不像股票有股利、債券有附息、房屋可收租,黃金價值只能依賴資本升值。
4.金價會大漲的一個情況,是當市場經歷數輪 QE 連番洗禮後,經通膨調整後的實殖利率越來越朝負值走。
5.儘管有些人士認為,全球多國債臺高築,將驅使投資人擁抱黃金,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債券將越來越危險。不過魯比尼提醒,相反情況卻正在發生。
6.一些政治立場極度保守的人士,尤其在美國,大肆鼓吹黃金好處,最終卻造成反效果。
魯比尼指出,黃金仍舊是經濟學大師凱因斯口中「文明時代前的殘存物」,沒有任何內在價值,主要用來對抗非理性的恐懼與恐慌。沒錯,所有投資人都該有一小部分的黃金配置,以對抗市場極端風險。但其他實質資產也有相似避險作用,且今日極端風險也無疑已較全球金融危機時降低。
更多相關新聞→
黃金價格也有「七字訣」 媲美房產六字箴言
黃金價格今仍下滑 羅傑斯:不會太快結束
黃金價格又逢連夜雨 避險基金加碼黃金空單
黃金價格「落漆」 轉投房地產大漲8成
黃金價格面臨崩盤? 最後一根稻草竟是房地產
黃金價格回神? 小心成為市場最後一隻老鼠
黃金價格空頭已定? 中國驚見生鏽黃金遭疑假貨
黃金價格多空大戰 慎選3大投資工具佈局才有利
卡位低價重劃區降幅25% up,降價地圖報給你知! >>
評論數 0
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44744332815.html